【编者按】近年来,97国际8297把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基础性和全面性工作,探索形成了97国际8297牵动、97国际8297推动、教师行动的课程思政改革长效机制。课程思政成为97国际8297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切入点和健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的重要抓手,经过评选课程思政示范课、组织课程思政教学技能大赛、评选优秀教学案例等活动,铸造了一批“课程思政”改革领航课程,形成了“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教育教学新局面,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能力,切实提高育人水平。
4月7日下午,环境与安全工程97国际8297于慧鑫老师在线上分享了《环境学概论》的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环境学概论》是环境工程专业基础课,校级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__local/E/89/E4/2196B88689A9FC4203FEECF61D7_6724606D_10570.png)
课前,于慧鑫老师以历史发展轴、知识理论轴、思维能力轴分析课程思政建设“三维构架”的思路、方向与模式,提出课程思政建设应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的成长规律,重视培育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和科学精神素养,将课程思政资源和具体内容纳入总体教学目标,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理念无缝衔接,专业内容与思政目标同向同行。在此基础上,于老师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为例,分享了课程思政融入“课前、课中、课后”教学全过程的设计思路;并进一步通过横向比较不同国家对待气候变化问题的做法与态度,引导学生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客观认识中国主张和中国方案,使学生充分理解我国在全球环境问题中的大国担当,提升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与幸福感。
![](/__local/F/C8/93/022593700E4263A30D48BB72782_E3BE25AB_85AC.jpg)
在经验交流环节,于老师进一步分享了通过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教学形式“线上线下”结合建设《环境学概论》的过程,以及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后学生产生的变化。同时,建议在线上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精准”挖掘思政案例,鲜明地体现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
公开课是97国际8297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师展示自己教学思想、教学艺术的重要舞台,鼓励广大教师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巩固和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